受疫情影响,许多家装设计师纷纷转行做工装设计,大家知道吗,这个“新领域”,并不是这样轻巧容易,工装设计更应讲究团队协作与沟通,需要抛掉“单打独斗”的工作个性,更好的全局构想,团队协作来完成设计方案。
项目进行的第一步,是对项目的整体分析。分析项目的各种因素,如客户的落地预算、店内人均消费额、软装预算、硬装预算、项目周边位置影响、项目性质、现状(现场实景照片)、设计具体范围(建筑、景观、结构、室内等)、设计内容(大堂、包间、餐厅等)、设计要求(客户的硬性规定)等,收集的前期内容越细致,呈现客户专业度越高,也更加有利于团队的分工合作。
项目分析之后,根据空间属性及特性找出对应的主题概念提案,比如:氛围感极强,沉浸式客户体验的日料店,氛围根据所做项目的风格特性和客户确定的气质概念去做深化。
概念氛围延伸可以细化成以元素、形体、材料、色彩、空间命名的主题,如:沉浸式体验、木质材料为主的空间,同一种材料大面积运用、以木质、丰富的软装、灯箱等等,命名的主题这些任何一种都是迎合空间氛围气质来执行的。
记忆碎片元素是什么? 项目有关的文化与地域等一切线索,包括人文的,文化的,自然的,所有能辅助你表达设计主题的元素。
如:设计的项目是一个日料店,确定了你想要表达的氛围,拿着这个想法去找一些概念提案,找一些什么样的材料符合日式文化?什么样的软装?色彩?元素?灯光?这一步先不着急布局平面。
先找几百张符合你气质的图片,再进行一 一筛选,直到合适为止可能最后剩下就是几张更贴近主题概念的即可,这一步非常重要,真正到项目进行中,不能临时抱佛脚。
概念收集的误区
The myth of concept collection
假如你要做一套《港式风》。不要去找别人的成品,因为你会束缚到别人作品当中,他为什么用这个颜色、造型来表达港式,你不知道,就会无形当中掉入他“陷井”跟着模仿,因为太需要这种感觉,刚好这里有一套成品做好的,一旦深陷很难从别人作品的思维当中突破出来。
知名设计师张星讲过类似这样一句:“我做精品店设计或办公设计的时候不会去找办公或精品店相关图片,而是去看时尚芭莎、香奈儿主题画册,从上面吸取灵感”。因为你看到做好的成品那是别人经验值。
开始布置平面之前要把项目经济定位确定好,初步规划只布局墙和家具。细节之处先不用考究。一定要满足经济型,如:一个酒店3000平米,算下它的得房率,酒店一般在6-7成的得房率3000X0.7=2100平,如定位300元/间,面积大概30多平方一间左右,最终得房在70间上下,餐饮空间也是根据甲方的投资也要算人均消费,翻台率等、这些还是要根据不同项目不同业态来实际评估测算。
►要点:到这一步可以进行第一次方案汇报了,为什么?我们项目分析甲方也很清楚,如果定位是经济型的甲方自己的经营方式更专业比我们懂,甲方有自己的档次定次。所以前期可以达成一致。设计最怕就是改,尤其全改。因为我们到这一步已经确定的概念主题,设计师心里知道把这个项目做成什么样的气质,山水型的?港式型的?怀旧型?等,这些完全可以跟甲方确认,如果甲方不喜欢我们只需调整主题概念即可。
误区:千万不要孤注一掷第一轮把效果图全出了,再去汇报,万一被甲方推翻了团队几个月的心血全白费。
色彩提案和材料分配是我们第2大环节,色彩提案什么意思? 比如我要做成西藏味道,西藏地域色彩是什么颜色?如绛红色的僧袍,红色在当地人眼中是耀眼而神圣的,如布达拉宫等宫殿、寺庙的墙壁,都被刷成红色,象征着尊崇。蓝色是西藏的底色。天空是蓝色的,湖泊是蓝色,白色在西藏象征着圣洁等。
当然这个颜色一定要根据项目分析来,如果我定位是商务宴请为主的中式会所或高档餐厅,主体颜色不能用得太轻浮,艳丽。如果定位年轻人快餐式为主,颜色可以是活跃点来呈现。
►要点:颜色提案建议从配图中罗列出色环表,从明度 、纯度渐变上更能准确的把控色系。上图人物衣襟祥云勾勒,寓意中式元素,结合中式传统落地灯罩与下图空间气质相得益彰。
材料的选择与分配应该是在平面图上去完成,而不是在效果图上完成,大师们都是这样流程来执行的,他们边拿着材料边改平面,比如:这个石材用在平面哪个地方才能起到核心视觉感,布料用在空间哪个地方用多少才能围合等。都要在平面上确定好,平面上花的时间要占百分之80。色彩的分类,材料分类都要在平面上大方向确认。
►要点:每一种材料都有物语(物料给人的语言):不同材料给人触感不一样,木纹结合壁布,温暖亲和。玻璃与大理石砖组合,冰冷,坚硬。
最后直观的呈现就是效果图的绘制,一个工装效果图,气氛的表达、材质的体现等细节都应是完整的,才能被称为达标。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,思路需要严谨,通过细心的操作,将人物、空间结构、材质特点、绿化等细节都展现于效果图当中。